
11月6日,重庆市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情况,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涉及两江新区、江北区、渝北区、北碚区。(调整详情见此处)
据重庆日报报道,发布会上,重庆市发展改革委、市教委、市卫生健康委、市公安局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
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,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生政策平稳衔接、高效落地,公共服务资源如何统筹优化?
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高健介绍,在本次行政区划调整中,市委、市政府始终把民生保障放在突出位置,明确了“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,确保生产生活安定有序”的工作原则,这也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市发展改革委做了很扎实的准备,把大家最关心的教育、医疗、社保、养老等领域的政策,都逐一梳理出来。接下来,市发展改革委将根据不同行业特点,分类做好指导工作,确保这些公共服务和民生政策平稳衔接、不脱节不断档。具体来说,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安排:
首先,民生保障政策保持总体不变。目前,大多数民生政策执行全市统一的标准和流程,不会因行政区划调整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。群众享受的医保报销、最低生活保障、儿童福利等政策保持不变,老百姓享受的待遇补助原来是什么政策,现在还是什么政策。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落实好兜底性、基础性、普惠性的民生保障。
其次,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保持总体不变。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社保卡、不动产权证、房产证、土地使用证、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继续有效,不要求必须变更。为方便企业、群众办事,原来各区的政务服务大厅正常运行,原来在哪里办事,现在还在哪里办事,比如,原渝北区划入北碚区的5镇群众,若需要在线下办理婚姻登记、出入境证件等各类事项,依然可以在原地点办理。同时,市发展改革委还将持续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,让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路”,确保相关服务有效衔接、居民办事便捷高效。
第三,资源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。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结合“十五五”规划的编制,指导两江新区、北碚区做好未来五年民生领域相关专项规划,统筹加强托幼一体、医养结合、社区公园等重点民生领域项目的谋划建设,持续实施一批有效益、暖民心的民生实事,切实将民生工作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。
市发展改革委将始终按照“民生优先、无缝衔接、平稳过渡”的总体原则,推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保障体系,服务水平将越来越好,群众生活将更加便捷、幸福。
入学政策方面是否有变化,在保障孩子入学方面又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?会上,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,核心思路为“两个不变一个提升”。
第一个“不变”是入学政策不变。行政区划调整后,两江新区和北碚区的中小学(幼儿园)招生入学政策总体保持不变,也就是“以前读哪儿,现在还读哪儿”。市教委将积极指导两江新区和北碚区教育部门优化完善中小学(幼儿园)招生入学政策,依法保障适龄儿童、少年就近入学、公平入学。
第二个“不变”是办学模式不变。在行政区划调整前,有一些优质学校领办了本区内的“教共体”学校。行政区划调整后,这些学校变成了跨区域的“教共体”学校。为了保证这些学校的办学品质不会受到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,明确这些学校的办学模式不变,继续由之前的优质学校领办,实施一体化管理,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。
“一个提升”是指办学水平的提升。行政区划调整后,将大力推进“教共体”建设,支持两江新区、北碚区引进一批优质中小学校,持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,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。
针对本次行政区划调整,重庆公安部门在户籍管理、证照办理等方面出台了哪些具体衔接政策?
目前,重庆市公安局已就社会民生、公共服务、涉企惠企等方面制定了系列便民利民配套措施,确保让群众“少跑路”。
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局长罗勇现场表示,居民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居住证、驾驶证等由公安机关办理的证照,在有效期内仍能继续使用,目前不用更换。
换领新证照遵循群众自愿原则,对有意愿使用新地址的群众,待标准地址正式启用后,可以到辖区公安派出所、办事大厅申请换领新的证照。为了不给企业、群众增加经济负担,公安机关制定了便民措施,除到期换领、遗失补领等情况外,对证照仍在有效期内自愿换领的,将不予收费。
罗勇现场提到,为提高办证换证效率,重庆市公安局不仅在辖区公安派出所、办事大厅增派力量,还突出“一件事一次办”“一窗综办”,配套完善“警快办”政务服务平台以及相关业务系统改造,同步更新办事指南。
(
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